外面穿着白色羽绒服,里面穿着东京残奥会中国队的队服,见谁都问声好的茅经典化着精致淡妆出现在记者面前。
大眼睛的爱笑女孩是茅经典给人的第一印象,但在比赛场上,她是令对手胆怯的乒乓球运动员。茅经典连续获得三届残奥会女子乒乓球比赛的金牌。如今,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中,她高高举起“飞扬”火炬,继续着自己的奥运梦想。
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茅经典。受访者供图
连续三届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8级冠军
赛场下的茅经典有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,兴奋起来眼睛睁得更圆;赛场上的茅经典,大眼睛一瞪,气场全开。“比赛时我的眼睛有杀气,要威慑住对方。在一次比赛结束后,对手悄悄对我说,‘姐姐,比赛时我都不敢看你眼睛,太吓人了’。”回忆起这些,茅经典哈哈笑了。
其实,茅经典的运动员之路走得并不顺利。尽管不到10岁她就打进了省队,但在2005年底,茅经典在训练时受伤,最终查出是股骨头脱臼。由于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,她坐着轮椅出了院。有两年的时间,茅经典没有再碰过球拍,实现冠军的梦想似乎越来越远。
然而从小打乒乓球的茅经典不甘心,她希望重新站在球桌前和对手们比拼。“那就练吧!虽然受伤后身体机能受限,以前很轻松能做到的动作变得很难,但我告诉自己,尽我所能去训练,享受训练的过程。”
就这样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,茅经典开始进行康复训练。拄拐走、扶墙走、独立行走,她最终将轮椅扔在了身后。不过由于髋关节不能屈伸,她还是无法恢复到受伤前的样子,成了一名残疾人。2009年,她进入国家队。
2012年、2016年、2021年,茅经典先后获得伦敦残奥会、里约残奥会、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8级冠军,以及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团体冠军。此外,她还获得了亚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、仁川亚残运会、残疾人乒乓球世锦赛等众多比赛的金牌。在茅经典的个人简历里,有长长的一篇内容列举了她参与的多项比赛,基本都是冠军。
茅经典在练习乒乓球。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
成为火炬手充满新鲜感
茅经典性格爽直、快人快语,面对别人夸她漂亮,她笑着说:“我就喜欢别人这么夸我。”
去年年底,茅经典得知自己成为北京冬残奥会的一名火炬手。那一刻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赶紧去买一个雪容融,“当时没想火炬传递的时候能不能带着雪容融,就觉得特激动,所以我应该做点儿什么。”
茅经典从小练乒乓球,乒乓球是她青少年时期最好的朋友。多年以后,乒乓球运动员成为她最醒目的标签。如今,茅经典有了另外一个响亮的身份——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,这一经历给了她完全不一样的感受。茅经典说:“当运动员和成为火炬手,参与感不太相同。我第一次参加残奥会的时候很紧张、很期待,这一次作为火炬手,同样非常期待,但参与感和新鲜感更强烈。”
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茅经典。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
希望乒乓球陪伴孩子快乐成长
在没有比赛的时候,茅经典经常参加一些活动,比如到幼儿园教孩子们学乒乓球。尤其令她深感老师这个职业意义非凡的是,学生中有一些有情绪障碍的小朋友,他们经过乒乓球学习后,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。
“我教过几个小朋友,刚开始他们躲在球桌下面不肯出来。但是后来在结课的时候,有一个孩子突然勇敢地拿着一杯水走过来,对我说‘谢谢’。”这个画面牢牢地印在了茅经典的脑海中,也正是因为看到孩子的进步,激起了她用体育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的想法。
“我想把运动的快乐带给孩子们,体育带来的满足感可能是其他事情无法取代的。我给孩子们上课,我能感受到他们打球的快乐。”茅经典告诉记者,未来她的规划中不仅有比赛、夺冠,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办一个乒乓球培训班,让孩子们走近乒乓球,让乒乓球陪伴孩子们快乐地成长。
■对话
“会继续努力,争取冲进2024年巴黎残奥会”
新京报:未来还有比赛任务吗?
茅经典:我将参加2022年杭州亚运会,预计很快就要开始集训了,我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,争取最好成绩。
新京报:你征战了三届残奥会,还会继续征战2024年的巴黎残奥会吗?
茅经典:我会努力。我会继续打比赛,争取进入2024年巴黎残奥会中国代表队。
新京报:没有比赛的时候,你如何进行体能训练?
茅经典:我的体能训练主要是游泳,因为身体的原因,这项运动最适合我。平时也会去位于顺义的国家队乒乓球练习场训练。
新京报:作为一名残奥会老将,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?
茅经典:我觉得在赛场上,比的不仅是技战术水平,更是心理素质。举个例子,在一次比赛前的深夜,我同屋的小队友把我摇醒说,“姐姐,我太紧张了,睡不着”。我赶紧安慰她,跟她说“没关系,你要打丢了,还有我顶着呢”。比赛前,队友的情绪依然很紧张,手心里直冒汗,我赶紧找来毯子,给她严严实实裹了起来。那场比赛,我们获得了很好的成绩。所以说,比赛不仅比技术,更比心理。